中新网迪拜12月2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12月1日在迪拜举行。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靳军辉呼吁,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机构,能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推动光伏自身减排和全球减排的平衡与实现。
靳军辉介绍,晶澳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解决方案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以及工商业、住宅分布式光伏系统,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光伏产品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16%以上。
她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浪潮和我国“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 90% 以上。到2027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靳军辉具体介绍了企业应对碳中和的一些做法与建议: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晶澳科技自成立之初就将绿色低碳根植于企业基因,坚信可持续发展与公司战略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才能基业长青。2022年晶澳科技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共建绿色循环,共谋绿色发展,共创绿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哲学,通过改革管理、创新技术、智数化转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在公司治理方面:将董事会下设的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制定ESG相关规划、目标和制度。专门设立碳管理及可持续发展部,承接关于ESG、气候、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并将高管KPI和ESG目标挂钩,提升可持续发展议题和指标管理水平。
在内部运营方面。晶澳积极开展了组织碳排查工作,在2022年的ESG报告中,披露了连续三年范围一至范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已申请加入SBTI(科学碳目标)。晶澳构筑涵盖绿色原材料-包装-低碳物流-拆解回收等生命周期的绿色全产业链。所有主流产品均已获得法国碳足迹认证。产品助力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6亿吨。同时,晶澳协同上下游共同降碳,在上游,公司目前已将“是否采取绿电”“是否进行碳披露”等ESG绩效指标纳入供应商评价标准。在下游:晶澳不仅与各大电力公司携手推进各国政府提升新能源发电比例,也通过光伏+模式,与各行业进行融合,助力客户实现低碳转型。
靳军辉表示,气候目标的实现需要允许光伏行业先行大力发展,光伏在生产过程中,每瓦组件会消耗0.4度电力,但在30年生命周期中,会输出超过100倍的清洁电力。我们呼吁,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为代表的国际机构,能建立符合光伏行业特性的碳目标及减排路径标准,推动光伏自身减排和全球减排的平衡与实现。
本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和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完) 【编辑:姜雨薇】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题:保有少年梦想、赋能教育未来——访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
进入12月,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愈发忙碌。
一方面,12月1日,走过8个年头的东润公益基金会获得民政部颁授的全国性5A级(AAAAA)基金会称号,这也是现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的最高级别,前来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另一方面,孔东梅及其团队已开始为明年将开展的公益项目奔忙。
“让少年保有梦想,让家庭充满希望,让社会享有公平,这是东润秉持的宗旨,‘赋能未来’则是我们的愿景。”她对记者说,8年间,基金会深耕教育领域,帮助更多有能力、有梦想的少年找到圆梦的舞台。
孔东梅等人发起成立东润公益基金会的初衷,是要更持久、系统、专业地给予困境儿童帮扶。乡村教育,始终被置于“最优先考虑”的位置。
“围绕乡村教育,将各方社会力量连接起来,同时借助创新力量,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模式,助力构建更具普惠性的教育生态。”她解释说。
“东润启航奖学金”就以助力乡村教育、精准帮扶助学为切入点。截至目前,该项目覆盖全国324个县,其中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全覆盖。
今年夏天,基金会一行曾赴新疆开展助学兴教活动,入户走访获得奖学金的孩子。在此期间,13岁的约麦尔·托合提、9岁的安沙尔·艾海提、14岁的古丽妮尕尔·沙吾尔等人纷纷汇报了学习成果,更表达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这让孔东梅十分感慨。“多年前,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新疆,孩子们眼中的光芒鼓舞我成立了基金会。”她说,这些年来,不少受到资助的学生陆续给“孔妈妈”来信,讲述他们如何考上理想大学、改变家庭命运。
“教育可以点燃星火、通向远方,我们也将继续助力孩子成长,为乡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孔东梅说。
今年夏天,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中)在新疆开展公益活动时,与疏勒县第四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
“东润美育”“东润体育”“东润爱阅”“东润星尘”……一个个“小而美”的项目,成为孔东梅团队努力实现教育公益体系化帮扶的生动注脚。
日前,孔东梅在出席一场活动时回应了为何要开展乡村艺术教育帮扶。“为乡村带去艺术,不是想让孩子们成为艺术生,从而上个好大学。”她强调说,而是帮助乡村孩子坚持音乐梦想、感受艺术美好,使其拥有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她将这个音乐教育公益项目命名为“星尘”,寓意在于“我是一颗小小的尘埃,被看见的那一刻,就有了光,繁星闪耀的舞台并不遥远”。
据不完全统计,“星尘”艺术扶持体系成立5年间,打造出338个“东润星尘艺术团”。部分艺术团成员还受邀参加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此外,东润公益基金会通过捐赠足球装备、提供经费支持、强化师资力量等方式,大力支持发展乡村青少年足球运动。这既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也将让更多孩子通过足球运动树立远大理想、通向广阔世界。
在今年举行的2023东润杯·江西红色老区青少年足球联赛上,来自吉安县敦厚镇高塘小学的小球员们配合默契、表现出色,勇夺小学组冠军。“我想进省队踢球!未来当一名足球教练!”“我想成为像C罗一样的球星!”……孩子们争相诉说梦想。孔东梅则说,希望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足球的一传一送间,被托举得更高、更远。
今年3月,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中)在湖南开展公益活动,图为她与湘西州古丈县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在一起。(东润公益基金会供图)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根植于教育的公益,同样需要扎根并不断耕耘。”孔东梅说。
2020年,为助力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基金会展开“东润益师”项目,通过对长期坚守扎根在教学一线的优秀书记(校长)以及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促推在艰苦环境中仍坚守初心的老师收获职业荣誉感,获得更多社会尊重。
“我们愿意始终作为老师们的坚强后盾,激励更多优秀教师扎根乡村。”孔东梅说。她同时认为,儿童保护和儿童教育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发生在各种事件和情景中,甚至是在救灾等重大事件中。近些年,每每发生严重的水灾、震灾等,东润公益基金会都会积极捐资捐物,支持当地受损中小学校的重建及修缮工作等。
长年带队奔走于公益事业一线,孔东梅对家人充满愧疚。她至今仍记得,2019年10月,女儿骑车发生意外、右腿骨折,当时正在新疆实地调研的她难以兼顾。懂事的女儿却在电话中说,“妈妈,没事,你先去看那边的弟弟妹妹们”,成为自己的坚强后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伟大的革命精神,更是我们历久弥坚的‘家风’传承。”孔东梅说,当前,我国慈善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她也将继续带领团队脚踏实地走下去,“拥抱新时代,争取让所有有能力、有梦想的孩子都能拥有圆梦的舞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