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近日随中国地震局组织的“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在四川省地震局了解到,作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四川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防震减灾技术实验与公共服务基地的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是针对地震预警技术方向的专业检测机构,承担着全国地震预警软件的入网测试和运行评估,旨在为地震预警软硬件产品研发、应用保驾护航。
四川省防震减灾技术实验与公共服务基地内,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江鹏介绍地震预警技术测试流程。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该实验室主任江鹏高级工程师介绍,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于2022年4月由中国地震局批复成立,其充分利用四川地区地震频发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和四川开展地震预警先行先试的工作积累,建成集专业化人员团队、信息化测试平台、标准化测试流程为一体的业务体系。
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已建成1套多类型震例资料库和1套涉及地震预警全链条业务的软硬件检测平台。多类型震例资料库通过整理2017年至今四川数百个3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全国范围和部分国际上强烈地震的数据,涵盖大震、小震、近震、远震、双震、震群等多种类型真实地震记录,以及各种地脉动噪声和干扰信号,可为软硬件测试构建混叠地震等复杂测试案例。
四川省防震减灾技术实验与公共服务基地内的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地震预警相关技术产品进行测试演示。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同时,该实验室采用实时仿真技术开展全流程软件测试,并已拓展成为一家开展地震预警信息服务专用终端入网的专业检测机构,逐步实现“测软件、测功能、测仪器、测技术、测策略”的多方位检测能力,保障地震预警信息为社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减灾服务。
江鹏透露,中国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2022年下半年就已承担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软件测试,2023年8月起对外提供地震预警终端检测服务。未来还将进一步健全检测平台,持续开展专业软件测试、技术系统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筹建地震预警技术研发中心,持续跟踪地震预警前沿技术,并建设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交流平台,共同推进全社会更好应对地震灾害。(完)
中新网银川12月2日电 (记者 李佩珊)12月2日,记者来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一家医美诊所,看到手术室门口的墙面上安装着一个平板电脑,医生进入手术室之前都会来这里“打卡”。
“这是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主诊医师手术面签APP,医美手术主诊医师在术前需通过APP完成‘扫脸打卡’,待系统识别后,才能够进入手术室中实施手术。”该诊所美容外科主任杨虎向记者介绍道,一旦出现非本人“打卡”或者医生信息有误的情况,系统便会自动发出预警。
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医疗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医美机构和从业者“鱼龙混杂”,符合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的人“一证难求”,出现了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只“挂证”不在岗的乱象,消费风险和陷阱暗藏其中。今年9月,兴庆区卫健局卫生监督所正式推出该款“秘密武器”,保障消费者“美的放心”,这也是宁夏投入使用的首款医美行业监管软件。不止在该诊所,目前,兴庆区所有医疗美容机构已实现全覆盖,还将在宁夏各地进行全面推广使用。
“作为医疗行为,医美治疗必须由‘持证’医生完成,但大量无资质人员涌入医美行业,直接导致乱象频出。最近几年,医疗美容投诉中占比最多的便是对‘非主诊医师’手术操作不满意的退费问题。”杨虎告诉记者,其中最常见的情况便是“此医生非彼医生”,和患者说好的是主诊医师A负责手术,进入手术室内实施手术的却“摇身一变”成了无资质人员B,更有甚者无资质人员从一开始便是在冒充主诊医师获取利益。
“工作期间,医美机构需将图片打印出来与患者资料一同装订留档,系统签到生成的电子照片及加密数据在本地数据库也可保留至少6个月,有效实现了风险的提前管理。”兴庆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疗美容机构美容主诊医师手术面签软件创新了医美手术智慧监管模式,保证手术医生即是患者认可的持证医生,从源头上杜绝了乱象发生,让行业中存在的违法违纪行为无处遁形。(完)